【特约评论】时刻增强忧患意识确保实现安全“四零”目标

华体会平台:2021-02-19  作者:华体会(中国)集团特约评论员


岁末年初,在集团上下共同努力下,淮北矿区安全形势总体稳定,充分说明只要我们把安全工作抓实抓到位,就一定能够实现安全生产。但安全生产永远在路上,容不得我们有丝毫麻痹大意、放松懈怠,要时刻增强忧患意识,居安思危,确保实现“四零”目标。

忧患意识是一种自觉的危机感、紧迫感、责任感和使命感。如果把这种忧患意识始终贯穿到安全生产过程中,融入到现场,落实到岗位,事前预防和过程控制就会得到有效落实,安全防线就会更加牢固可靠,就能确保矿井长治久安。

实践告诫我们:越是安全形势平稳,越是作业环境比较安全,越要保持清醒头脑,越要强化忧患意识,越要全面排查存在的问题,越要加强治理整改,始终保持高度警惕,既要居安思危,更要居安思“防”,防止疏漏、防止麻痹、防止侥幸、防止松懈,牢牢把握“防为上”的安全管理主动权。

反思以往的安全事故,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事故的发生,不是因为机械设备问题,不是因为技术落后,不是因为环境险恶,更不是因为不可抗拒的天灾地害,都是因为麻痹大意、侥幸蛮干、违章冒险惹来的“人祸”。

“生于忧患”,至理名言。在笔者看来,导致这些“人祸”的根源,说到底就是缺乏一种忧患意识。更值得人们警醒的是,这种忧患意识越是在安全形势比较平稳,作业环境相对安全的时候越需要进一步强化。凡在煤炭企业生产一线干的同志都知道,在特殊复杂的工作环境和作业条件下,面对危险环境和安全隐患,从管理人员到作业人员都始终保持忧患意识,居“危”思安,高度警惕,恪尽职守,小心谨慎,从不懈怠。每当遇到“过断层、穿老巷、揭煤层”类似特殊施工,工序比较复杂、作业环境差、安全风险大,稍有不慎,后果不堪设想。事实表明,越是遇到特殊作业,安全管理难度大的特殊情况下,越能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,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作业人员,人人紧绷安全弦,高度警惕可能出现的安全威胁,严格按照规程措施作业,每道工序环环紧扣,管理和操作精细规范。区队干部三班领着干、盯着干、看着干,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,隐患不排除不生产,行为不规范不生产,常常能化险为夷,实现安全生产。

问题的关键是,在安全形势比较好的单位,在作业环境相对安全的地方,却容易滋生盲目乐观和松懈情绪,管理上疏漏、思想上麻痹、心理上侥幸、作风上松懈,致使工作不那么用心了,隐患排查治理不那么彻底了,反“三违”不那么严厉了,追究问责也不那么具有刚性了,最终难以摆脱“安全周期率”困扰。甚至一些区队管理人员认为,作业环境比较安全,现场没有异常,生产正常,安全不会出事,往往就是在看似比较安全的地方,反而出了事故。事故发生后,人们无不痛惜惊呼,既不在迎头作业,又不干“大活”,也没有什么安全威胁,却发生了安全事故。

痛定思痛,教训深刻,再一次警示我们:当面对一个相对稳定的安全生产形势和相对安全的作业环境,我们决不能高枕无忧,必须强化忧患意识。尤其当前正处在春节期间,各级管理干部和职工必须时刻紧绷安全生产弦,严把安全生产关,坚决克服盲目乐观、松懈麻痹和厌战情绪,始终保持如临深渊、如履薄冰的心态抓好安全,确保安全高于一切、先于一切、压倒一切、决定一切的思想在脑海里深深扎下根来;必须切实强化“今天的安全不等于明天的安全”“今天的隐患就是明天的事故”的忧患意识,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,在“风平浪静”中洞悉隐患,进行全方位、拉网式大排查,消除小隐患,防止大威胁,对“不安全人”要重点排查治理,消除“人祸”诱发导因,努力创造安全生产环境;必须全面建立现场风险评估和管理预警体系,挙一反三采取风险预防管控措施,从源头上防患于未然;必须强推交接班隐患排查和安全质量评估制度,进一步规范安全行为,持续保持反“三违”严打高压态势,从严从重查处生产环节中的违章指挥,违章作业行为;必须用重典治理不严不细不实不精之风,从严追究失职失责人员的责任,始终保持责任追究的刚性,确保安全问责的严肃性和威慑力。


(责编 梁尚文)